湖北日報訊 記者成熔興 實習生張晏敏 許君涵
  從2006年起,無論鐵水空,武漢開通的國際直達貨運通道,皆因貨源不足而命運多舛:
  2006年5月,武漢首開陽邏港至洋山港的“江海直達”航線,因在漢裝箱量不足,貨輪需沿線停靠“補給”貨物,最終3次停航。
  2011年4月,友和道通開通武漢唯一一條國際全貨機航線——武漢直飛印度德里航線,因貨源吃緊,到2012年底悄然停擺。
  2012年10月,武漢開行首趟“漢新歐”鐵路專列,直達捷克,一直停擺至今年5月才重新開啟。
  如今新開的武漢至東盟試驗航線,會否出現類似情況?
  昨日,武漢新港管委會主任張林介紹,2013年底新港委就組織武漢理工大學新港發展研究院和相關單位,走訪湖北省內重點對東盟貿易企業、航運物流企業,獲取了對東盟貿易指標數據,並完成《“武漢-東盟試驗航線”可行性論證》。
  該報告數據顯示,東盟國家是武漢第二大貿易伙伴,近年來,武漢與泰國、柬埔寨、越南及老撾等東盟國家的貿易快速增長。
  以武漢對越南為例,2001年出口額僅為172萬美元;2013年上升到40864萬美元,增長超過200倍。2013年進口額比2011年增長了40倍。
  2012年,武漢海關出口泰越兩國的貿易箱量達到1.1萬標箱,進口總箱量達到近3700標箱。而且,還有近一半的貿易箱量,並未經過武漢海關,“這都是未來的增量空間。”
  據新港委預測,到2019年,武漢與泰國、越南進出口箱量(武漢關區出貨量)將分別達到9482標箱和16779標箱。
  可研性報告由此認為,得益於雙方貿易進出口貨物平衡較好,不會出現“滿箱去、空箱回”或出口貨源不足等現象。
  張林介紹,去年武漢新港開通的首條近洋航線——“瀘漢台”快班,就已擺脫了“貨源不足”的“魔咒”,至今已累計發送貨物超過2800標箱。
  (原標題:“新絲路”能否擺脫貨源“魔咒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qn65qnms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